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我对马来西亚的终身学习发展、宪制与司法及赋予马华新生命力的看法。
欢迎大家提供意见,彼此交流。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終身學習.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終身學習. Show all posts

2010-05-18

交待终身学习的现状


这一段日子媒体上有多篇关于终身学习的文告和新闻,这些报导也许让人产生混淆,许多关心终身学习的人士也不了解到底终身学习计划和终身学习中心的命运如何。因此我想借这篇文章说明这件事情,以避免因为讯息混乱而发生误解的情况。

1) 提呈马华会长理事会的报告
马华社区教育发展局主任拿督尤绰韬于4月30日告知说马华会长理事会将针对终身学习以及浮罗交怡计划进行检讨。随即,终身学习秘书处着手准备相关报告,并在5月6日召开终身学习中心会议。分布全国的7间中心的负责人均出席了该会议。

会议上各终身学习中心负责人认为中心是马华接触民众的有效平台。经过这一两年的努力耕耘,逐渐在当地建立了基础和口碑。因此各中心负责人一致认为,马华领导层应该继续支持中心的运作以及协助强化,让中心可以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秘书处在收集意见后,准备了一份提呈马华会长理事会的报告及建议书,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 继续支持终身学习中心并强化之;
(二) 若马华领导层决定停止终身学习中心,建议所有中心维持运作至2011年2月,不管其合约是否在此之前届满,并在2010年12月进行总检讨。

2) 5月11日马华会长理事会的决定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历在5月11日会长理事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所有的终身学习中心在2年合约届满后,将自力更生,党不会再为它们提供任何津贴,若它们要津贴就要致函申请。”(马新社,2010年5月11日,http://mandarin.bernama.com/v2/updatenews.php?id=55478)。

换言之,这7间中心将从今年6月30日开始到明年2月陆续面对期满、必须自资运作的挑战。

3) 终身学习秘书处提呈的建议被否决
终身学习秘书处在提呈会长理事会的报告中建议马华领导层继续支持,并且进一步加强终身学习中心的运作。同时,秘书处也建议如果党决定不再资助中心的运作,应让全部中心继续维持运作并支持其经费至2011年2月,也即是最后一间中心合约到期为止。然而,这些建议被否决了。

4)终身学习中心的合约问题
5月11日会长理事会决定按合约所说的让中心独立运作而总部不再在经费上援助。马华中央宣传局副主任卢诚国在5月16日的文告也重申此点,即领导层是根据终身学习中心的设立手册所阐明的“中心在2年届满后必须独立维持营运”。

在2008年中设立终身学习中心时,秘书处所拟定的合约确实是给予每间中心为期2年的经费资助。日前当卢诚国和我联络时,他说明马华领导层的决定是基于秘书处并未建议修订“中心的设立手册”里的2年赞助期限。

就这一点我想说明的是秘书处所提呈的建议书上,已经明确请求党领导层继续支持及强化中心的运作,并列举要求继续支持的原因。而在设立中心的手册上也说明“委任期届满后,若符合马华终身学习所制定的标准则将获得延长”。

5)终身学习秘书处和终身学习中心的运作
秘书处的主要工作范畴包括策划及推广新计划,协调与监督各终身学习中心的进展运作,主办各类型的活动以及和其他团体/友好伙伴建立合作关系。终身学习中心则负责在当地推展与举办各类型的学习活动。

终身学习计划首阶段
马华终身学习运动自2004年10月推动,在翌年3月在马华总部设立秘书处。秘书处负责策划与执行所有马华推动终身学习的计划。

首阶段的策略是醒觉运动,由秘书处策划并配合马华各层级组织一起在各地举办讲座等,将终身学习重要性的观念介绍给各地区的公众,希望改变公众认为离开学校就不必再学习的心态。经过2年的经验累积,终身学习运动于2007年至2008年初迈入第2个阶段,也就是在社区扎根,具体提供学习课程。

终身学习计划第2阶段
第2个阶段的重点是在社区扎根,以便为民众提供一个长期运作,并且拥有各项学习资源的专门中心,这也就是于2008年中开始落实并在全国各地设立的终身学习中心的宗旨。这些中心的设立与运作经费是从一笔特设的拨款直接下放。秘书处在过去2年也进行评估中心的表现并探讨继续资助中心经费的事宜。

同时,为配合当时的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翁诗杰希望将马华大厦13楼转为活动中心的策略,秘书处也自2009年开始在马华大厦13楼长期并固定举办短期课程、读书会和讲座。

6)终身学习计划过去5年的成果
2009年初到2010年3月,终身学习计划(中心及秘书处)在全国共举办了560项活动及拥有52,074人次的参与。


在终身学习计划的首阶段,通过秘书处、马华区会、终身学习中心、拉曼大学教育延续中心 (CEE) 与拉曼学院专业教育延续中心(CPE)等不同组织的努力,共开办2100项短期课程与活动,吸引101,613人次。

7)终身学习计划将会如何?变相的关闭
5月11日的马华会长理事会也没有给予设立在马华总部的终身学习秘书处任何常年运作经费。简单而言,马华总部不再资助合约到期的终身学习中心,而设立在总部的秘书处也将在2010年7月开始不获得经费。

秘书处如往年一样在去年年杪提呈2010年财政预算,请求党总部给予30万令吉的运作经费。在2010年通过的各项财政预算,没有将终身学习秘书处所申请的经费纳入其中。

终身学习秘书处于2008年以前获得党总部每年10万令吉的预算,在2009年于前任总会长拿督斯里翁诗杰任内全年经费预算提升至30万令吉。

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历表示原安排到今年7月的活动可以如计划进行,但是秘书处到底能否继续运作,则留在6月再作讨论。

因为没有获得常年拨款以及6月以后再作讨论,这样的方式影响了秘书处的运作机制,一来即无法增设新活动,对未来定位也没有明确的决定。因此,对我而言,这样的决定如同变相的关闭。
8)为何终身学习中心应该加强
马华终身学习中心及其所举办的活动是马华与民众/其他团体建立联系的前线。终身学习中心扮演着与当地民众/草根组织互动沟通的联系平台。中心所举办的活动以符合当地民众的学习需求为主。

中心的负责人以及秘书处所收到的公众回馈,都显示了公众对于终身学习中心及活动的积极回应,并认为这些可以协助人民的活动应该继续进行。

9)终身学习计划的命运和未来
党说明没有关闭或停止终身学习中心或活动,但是,马华总部将不会主动提供中心及秘书处任何资助。如果中心需要经费可以个别致函提出申请。

我个人希望,既然党总部并非要中止终身学习计划,就应以实际具体的行动支持,即在财务上支援终身学习计划,包括提供秘书处常年财务运算及资助中心的运作。

10)我的决定
自2004年终出任终身学习执行主任以来,我全力以赴的在全国各地甚至有几年放下个人事业而全职的投入推动终身学习计划。这是因为我相信终身学习对马华对人民都是一项好的计划,因此一路走来,我义无反顾地带着强烈的信念和热诚,希望马华终身学习计划可以树立在国内建立良好的典范,造福人民。

除非被要求在之前就离开,无论终身学习计划的将会如何,我将负责执行秘书处的任务直到今年7月。同时,我也将尽力协助丹绒比艾终身学习中心继续运作,以便该中心可以继续在当地为民服务(它在6月30日合约期满,是第一间总部停止财务支援的中心)。

过去5年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一步一脚印走来,我和许多参与终身学习计划的同志和同仁们,从当初摸索的阶段,跌跌撞撞,得到不少有心人和同道的协助与指导。终身学习计划由零开始,逐渐茁壮成长,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一些站点,我们正式建立了马来西亚首个长期并拥有执行单位的终身学习计划,也为马华在各地方提供了学习型的活动,拉近了马华与民众的距离。

过去几年我负责推动终身学习计划,并且也身体力行的参加许多终身学习计划举办的活动和短期课程,个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学习。

来到这个阶段,对我个人而言,这应该是告一个段落的时候。我将在2010年7月开始正式卸下马华终身学习执行主任一职。


More......

2008-10-11

“圆起圆步”篆书结业课程展欢迎词

我的习作-“奋进”

马华终身学习在10月10日到12日一连3天在马华大厦底层的拉曼学院延续教育中心举办“圆起圆步”篆书课程结业展。我也参加了这个篆书密集课程,3个月来跟着老师和一班同学一起学习篆书。从对于书法毫无认识到今天略懂一些欣赏书法的知识,这课程加强了我对中华文化根源的了解,也是在推动终身学习工作上一个充电的机会,并开拓了我进入文化艺术世界的一扇门。虽然文化艺术属于冷门的活动,然而在未来的日子,我仍然会持续推动中华文化有关的课程及活动,因为在忙碌于生活找生计的同时,也不可以忽略了人文素养。

以下为我在书法展开幕礼的欢迎词:
马华终身学习举办书法课程,目的是推广人文艺术活动,并希望通过鼓励学习书法而认识中华文化,加强华社弘扬传统文化的热忱。文化艺术活动在马来西亚相对的冷门,因此推广工作必须从不同层面与通过不同的活动切入,以动态与多元的活动吸引更多人一起参与其盛。在成功举办为期三个月的书法篆书密集课程后,马华终身学习决定举办结业展览,通过展览学员的习作以及配合一连串的书法活动,让书法从一个人的静态学习成为充满互动与有趣的学习。

学习书法普遍上被定位为休闲型活动,然而书法乃是蕴藏数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瑰宝,书法的形体与经典作品展现了中华历史与文化的深邃,因此学习书法是走入浩瀚中华文化的一扇门。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数千年,博大精深,产生了许多思想哲学及经典文学史著。要进入中华文化的大观园,有的人从四书五经入门,有的人浸淫在经典文学和诗词的世界,我认为书法也是一个可以亲近中华文化的好方法。比起研读经典或是文学作品这些要求深厚语文水平的,书法比较“平民化”,因为只要会写中文,以及肯下功夫,基本上就可以写书法,而不需要高层次的文化语文要求。

学习书法都从临帖书法大师的经典著作开始。在临帖过程中,依着大师的笔墨一笔一字的学习,除了熏陶于文字艺术之美外,更是一个向经典、大师学习的过程,并从中领略其思想智慧,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

三个月以来,这群来自不同工作领域的学员们跟着郭温和导师一笔一划的从基础开始学习。他们从书法门外汉到今天逐步领略书法的文化脉络,尤其掌握篆书这个悠远的古文字体,并有信心的展现自己的作品,这印映了只要认真用心学习,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写书法。


展览学员作品也是希望传达书法艺术展览不仅局限于大师名家,只要认真学习并有信心,就可以呈献学习的成果,进而鼓励更多人学习书法,打破学习书法是艰涩难学的迷思。

这项展览展出了130余幅由篆书密集课程班18名学员所写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学员学习过程的见证,也展现了学习所得的成就与自信。

感谢开幕嘉宾高等教育部副部长何国忠博士、现场挥毫的书法家李永和先生及余斯福先生、郭温和导师及筹备此项展览的工委会成员。

More......

2008-06-07

《全民辩翻天》2





以下为我为《全民辩翻天》的新闻稿:

《全民辩翻天》的口号是“民意大过天”,这个时事谈论性活动,提供一个让公众表达不同的观点,讨论各自的看法的平台。马华终身学习主办《全民辩翻天》,是希望通过这个节目的开放性讨论与探讨时事课题,开拓更大的民主空间和提升全民的公民意识。

检讨、反省、调整、出发,马华不惧作出变化与改革。“全民共治,各族分享”是马华的新方向。“全民共治”,讲求的正是不分种族、不分宗教治理国家。全民共治,让全民各族都可以参与国家的决策。而政府的决策必须以全民的利益作为依归。

“各族分享”强调的则是国家的资源与发展成果,从不专属某个种族群。公平、开放的教育机会与经济机会,是每一个国民均有的权利。我们对于这片土地都有同样的热爱、期许与肩负着同样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发展硕果,是属于每一个马来西亚国民。

聆听全民的声音,尊重全民的权利,实践全民的期待,马华将坚定、诚恳及认真的与人民一起打造“全民共治,各族分享”的马来西亚。而“全民共治,各族分享”的基础必须建立在一个自由、健康的民主土壤上。因此,马华终身学习主办《全民辩翻天》,希望通过理性讨论、观念激荡方式的活动,以实际的行动打开更开阔的民主的天空。

以《一虎一席谈》的模式为蓝本,《全民辩翻天》广邀各界人士,包括从政者、专家名人,以及各领域的公众集聚一堂。《全民辩翻天》探讨的主题多元化,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只要是人民想谈的、想听的,我们都可以探讨。无论是精英专才,还是草根,都可以针对热门时事课题交流,表达看法。除了特别嘉宾,也将邀请10名特别观众在台上参与讨论,他们或是反驳、或是表态赞成嘉宾的言论。

总之,《全民辩翻天》将汇集不同背景与年龄的马来西亚国民,针对大家关切的时事课题,坦然说出各自的看法。我们强调求同存异,只要以开放的心态、认真地讨论与交流,都可以激荡思想火花,探索问题的答案,也符合全球化时代趋向多元化的社会形态。

《全民辩翻天》以聆听民意为主旨,所以我们将长期的进行,并把活动带到全国各地举行,以近距离的接触各地区的人民,集思广益,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建立一个全民共治,各族分享的社会。  

More......

全民辩翻天--民意大过天


在6月1日举办了首次的《全民辩翻天》时事辩论活动。举办这个活动的缘由是希望可以让不同的声音与观点,都有抒发表达的平台,并对于马华的健康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的建立,有着正面的作用。

我们订定的主题,具有讨论空间,并且也邀约不同立场的人士一起参与讨论。也许过程中彼此会针锋相对,但是只要大家秉持着理性讨论、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在不同论点中,找出一个大家认同的方向,是这个节目的最大目标。

主题订定是《全民辩翻天》的重点,而所邀请发言的嘉宾及特邀观众,更是这个活动的“卖点”。看了胡一虎谈《一虎一席谈》他坚持以草根对垒精英的观点,更让我们觉得《全民辩翻天》也应提供不同背景、阶层的人士发表看法。一般谈论性节目普遍上都是请精英或是专家发言,因此我们不可忽略普罗大众的声音,因此“民意大过天”是《全民辩翻天》活动的精神。
More......

2008-06-01

《悦读部落》精选好书推介礼(2008年第2季)欢迎词演讲摘要



这是我在《悦读部落》精选好书推介礼(2008年第2季)的欢迎词。推介礼在5月30日第3届海外华文书市展览馆内的正舞台举行。当天的推介嘉宾是何国忠博士,他对于我提到在大专院校设立读书会的建议在他的演讲中作出回应。推介仪式后就是台湾名作家吴若权的讲座。之前与吴若权先生交流,他也提供了不少关于推广阅读的好提议。推广阅读,可以很单调,也可以很有趣、很丰富,端看如何策划与执行而已。

演讲词全文
马华终身学习致力于推动各类型的阅读活动,因为我们相信,阅读是塑造终身学习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没有任何年龄、学历限制的学习途径。

在鼓吹阅读方面,我们将从促进政府实施鼓励阅读的政策,以及举办阅读活动这两个面向着手,并采取3项具体策略进行:

1)影响及监督政府实施提升阅读风气的政策,这包括经费预算、奖励措施,以及加强国家图书馆在推动阅读上的角色。

2)推动与发展读书会,如在各地组成更多的《悦读部落》读书会群、培训导读人与读书会种子、收集与整合国内读书会的资讯,出版读书会活动行事历。

3)增强多元化阅读活动, 举办大型阅读交流会、邀请国外知名作家/名人进行阅读讲座,以及定期推介精选好书。

推动阅读的工作是长远的。现阶段国人都习惯到书展、书局买书,以及听名人作家的讲座,这都是阅读活动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希望可以建立更深一层的阅读风气,就是要做到国民把阅读融为工作、家庭与生活的一部分,并好像许多先进国家一样,读书会广泛普遍的设立,这是推动阅读文化的终极目标。而推动阅读的方式,也应该随着时代、生活形态的改变,而做出调整。例如现在因为资讯科技发达,我们可以把阅读延伸到虚拟世界,通过互联网或是部落格,讨论与交流阅读资讯。

然而,回到阅读的最根本,就是读者必须要吸收作品的内容精华。而要吸收作品的精华,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多元化的进行。假如我们一个人阅读,就是自己独自与作者对话。如果我们把圈子扩大,一群人阅读,则是共同与世界交流。我们以书为媒介,集合一群人进行阅读活动的读书会,让不同学历、文化与年龄背景的人,聚集一起,可以从不同角度探索作品内容。参加读书会活动,不仅是增加阅读量与阅读范围,也通过讨论与交流,深化思考,学习沟通。
除了民间组织的努力,推动阅读是政府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的一环。可是普遍上都把重点放在中小学生的阅读计划,而忽略了大专院校。因此,我建议高等教育部可以通过其部门,提供大专院校、大学生组织,甚至是教职员在设立读书会方面的各项便利,以在校园广泛设立读书会,这包括:
(一)经费补助;(二)奖励措施,如优秀读书会的奖金;(三)行政支援,如提供场地。

我希望政府重视大专生的阅读现象,让我国的年轻一代,成为具有学习与阅读能力的世代。在大专阶段,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且通过读书会的讨论,开拓视野,提升人文素养,这可以培养个人的全方位发展。我认为在未进入职场以前,就应该通过阅读习惯,储备知识能量,这才可以在毕业后,即使面对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都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大学所学的已经无法应付我们长远的工作需要,而只有通过不断进修与阅读,才是面对挑战的最佳方法。

另一方面,在大学举办读书会,尤其是大型读书会,可以开放给公众或是当地社区的居民一起参与,共享阅读学习的乐趣,这是大学促进社区学习文化的一个管道。例如香港的中文大学每月举办两次读书会,并且分别在校园以及市区的进修中心两个地点举行,邀请专业人士主讲。而在本地,拉曼大学以及拉曼学院已经分别通过其专业延续教育中心,每月定期举办两次读书会,开放给公众参与,作为大专回馈社会的其中一个方法。我希望还有更多的大专也陆续开办读书会。

我们致力于推动阅读,因为阅读可以带来很大的力量。凤凰卫视的胡一虎先生在他的自传《我是谁》中,就提到他因为读了王鼎钧先生的《开放的人生》这本书,而打开了他进入阅读世界的门;也因为这样爱上阅读,并因而改变了他的脸,让他从一个孤僻自卑的小伙子转为充满正面思考能量的人。

最后,我谨以胡一虎先生书中的一段话,和大家共勉之:

打开窗子的意义是心地开朗,与人为善,吸收新知,创造希望,使自己的精神常新,生命力源源不竭。“开放“乃是双向的通道,花不开放,怎能散发芳香?山不开放,怎能采掘矿藏?人不开放,怎能照射智慧的光芒?

希望各位都可以通过阅读,打开一个新世界。

谢谢。




More......

2008-04-21

活动:读书会4月17日

推动读书会是终身学习的重点计划之一。读书会的类型有很多种,虽然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以为读书会必然是每个人手中都有同一本书,阅读同样的内容,才可以组成读书会。其实不然,只要讨论的是与书有关的,并且聚集三几个人以上,都可以办一个读书会。

没有准备相机,惟有用手机拍摄。现场环境有点昏暗,因此照片效果不甚理想。

4月17日下班后,到KLCC与另外三个人聚合,进行读书会。这个读书会的形式是以每人分享阅读心得的方式进行。当天我分享了Ooi Kee Beng的 Lost In Transition。经过了3月8日的政治海啸,再读这本分析首相阿都拉的著作,特别有一番体会与感触。分享阅读心得若是可以与我们现实熟悉的事物连贯起来,自然是可以讲得比较精彩,也相对比较吸引人。这本书的内容是在作者过去3年的评论,对照着后来的政治局势发展,有许多是作者已经早就提出过的。再对照着我熟悉的马华,更是觉得这是一个划下政治路线分水岭的时候。

另外三个人分享的书是英译作品《你在看谁的部落格?》,台湾罗文嘉的《向前走吧!》以及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
边谈边喝,促进讨论的热络。


整个晚上的讨论气氛浓郁,各人也从彼此的阅读分享中了解不同的资讯。希望下次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更多人参与,那才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吸收不同读物的目的。



More......

2008-04-19

台湾之行纪事-终身学习篇

行程中的两天是拜访台湾终身学习相关团体及读书会。台湾比马来西亚早了许多年推动终身学习,而社区大学今年正迈入10周年,在课程领域方面也颇为广泛。


与这些台湾推动终身学习的团体/政府单位交流的第一个感想是,推动终身学习需要大量的资源,这包括政府政策与热心推动终身学习的志工等。

整体人力资源的发展,尤其针对是已离开学校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应该有一个让他们继续成长的培训及学习机制。而台湾的教育部恰好就设有社会教育部门,负责管理与发展社会教育。马来西亚的教育部仍然未有专司社会教育的单位。

另一方面,民间持续的激情参与,也是促成终身学习与社区学习的成功要素之一。这几天参观台湾终身学习方面的机构,看到台湾在这几年确实酝酿了这样的空间,让民间与非政府组织发展社区大学,读书会以及其他的终身学习活动,使得台湾的终身学习落实在社区。相对而言,我国还缺乏这样的风气。

由上而下的利便政策以及由下而上自动自发的热诚,是落实终身学习所不可或缺的。马华正是可以扮演这个中间桥梁的角色。


3月18日拜访台湾社区大学全国促进会。与我们交流的是该会的高茹萍主任以及罗珮菁秘书。这一个非营利组织把台湾的社区大学联络网联系起来,扮演协调的角色。


3月17日,拜访全台第一所社区大学-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该社大设立于文山区景美国中)。校长唐光华先生以志工身份全职投入文山社大工作。他对于社区历史及生态环境,如何融入社大的公民参与课程,更是身体力行的推动,包括出版文山社区的书籍。



3月18日拜访素直友会。隶属于洪建全基金会的素直友会是台湾著名的读书会组织,拥有数十个读书会群。当天交流的是来自种子读书会。这一群读书会会员,以志工的身份到台湾各地推广读书会。



3月17日拜访台湾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与朱楠贤司长交流。这是教育部中专门负责终身学习的部门。台湾有终身学习法,现在该部门正着力推动乐龄人士的学习社教活动。



3月18日拜访台北市教育局社教科,与康宗虎副局长及其团队交流。台湾的社区大学由县市政府拨款及处理申办管理事务。社区大学由民间团体管理运作,可是申办经营的管辖权则归政府管辖。












More......

2008-04-16

活动:书法章法创作学习营活动(2008年4月12日,南城终身学习中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于《易经》的这一句话,强调我们应该拥有力求进步,永不放弃的态度,这正是贯彻终身学习的精神内涵。如今,我国政府以贯彻终身学习政策作为提升人力资源的重要方针。政府设立国家终身学习委员会,拟定国家终身学习政策与方向,向国民全面推广终身学习精神,以提高个人的竞争能力。

学习书法可以培植及加强个人自动自发、自我超越的学习态度。过程中,不断自我要求、自我比较,希望自己写的每一笔、完成的每一张作品,都比之前的更好,今天比昨天更进步。
从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学习书法者需要不断地练习书写,务求精益求精,抱着学无止境的精神。这正切合终身学习精神所强调的自动自发与持续学习两个元素。

自终身学习运动推行以来,我们除了在全国各地举办多次的千人书法营,也通过《终身学习课程手册》提供喜好书法及中华文化者学习书法的活动资讯,加强其联系网络。书法章法创作课程的开办,旨在让有基础者将所学的书法技能提升为可供人欣赏的作品,进而开阔书法创作的道路,自信的展现学习成果。

在此我要感谢郭温和老师及其团队支持与协助终身学习运动在推广文化与艺术方面的努力,共同提升国人的艺术鉴赏能力及加强人文素养。

同时,也感谢南城终身学习中心携手联办这个学习营,以及南城广场赞助场地。我也特别要感谢拿汀斯里张秀梅拨冗为这个活动主持开幕礼。

最后,祝 大家学习愉快,在书法造诣上更上一层楼。谢谢。

注:本文为我在书法章法创作学习营活动(2008年4月12日)的欢迎词




当天,我也是学习者之一。对于一个书法初学者,看到身边的如云高手,鞭策自己要自强不息,要下功夫努力练习。






More......

2008-03-12

针对副总会长拿督林祥才所剖析的大选马华败绩原因发表个人看法

马华终身学习执行主任郭义民针对副总会长拿督林祥才所剖析的大选马华败绩原因发表个人看法:

1)拿督林祥才是马华高层领袖之一,他和其他多位马华领袖一样都受到党员的爱戴与尊重,他们都是勤政为民,努力服务,不唱高调并讲求实效的有作为领袖,却出乎意料地在这届大选中输给对当地选民来说是陌生的对手,令人惊愕,一时难以接受。

2)面对这种不支持国阵与马华的局面,党领导层已经表明尊重选民的决定, 并指示党的政治局以及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所进行分析与研究大选成绩。我们都在等待这项依据数据来研究与剖析所作出的调查报告。

3)但,副总会长拿督林祥才突然在昨天通过媒体公布他剖析华社与选民不支持马华的原因。他将这届大选的败绩归咎于马华现有的政策如九大政纲及终身学习等,不被华社所接受; 他判定马华领导层无法有效地反映人民所关注的人权与民主自由给国阵领袖而导致华社不认同马华。

4)拿督林祥才的判定,不知是否有经过调查并根据数据剖析?也不知是否为客观与科学的全面性论断?抑或是个人败选后的主观臆测?特别是拿督林祥才寻求蝉联的八打灵南区,选民结构为华裔44.10%, 巫裔39.8%, 印裔14.4%以及其他1.8%,一向被视为国阵与马华的安全区,如今他突然败选,真的是因为马华现有的政策如九大政纲与终身学习的推行吗?希望这不是背黑锅。

5)马华九大政纲涵盖了马华在贯彻民主与透明化程序的健康政治文化;华小的不断增建;拉曼大学与拉曼学院的发展;提升族群竞争力的终身学习运动;推动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大蓝图;新村发展;扶弱与伸张正义措施等。因此,基本上,这九大政纲的内涵已涵盖了拿督林祥才所强调的要贯彻民主、人权与自由的具体计划。


6)我认为,剖析国阵与马华的大选败绩,是需要客观的评估思维及科学的调查分析,经过研究与反思而做出全面性的结论,避开主观判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当争议。


More......

2008-02-13

九大政纲成绩单-化理念为实践:政纲(二)终身学习运动







English version
Platform 2: Lifelong Learning Campaign





More......

2008-02-01

《号外》杂志专访:郭义民


“义民,有人批评政党不该搞所谓终身学习,你以为呢?”方悟少见的开门见山。

郭义民律师,马华终身学习执行主任,目下整个人身就在眼前,不问他,问谁?此时不问,尚待何时?

郭义民,衣著整齐,“身光颈靓”,笑容开朗,比新闻图片中,或银屏上的他都随时和可亲。

“我想这该是政治偏见,终身学习,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群体、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实践,为什么政党就不能呢?”

义民应对如流,而且分析问题,有纹有路,不愧法学出身,说理不同一般,他也承认,一直都还在学习中。

“请详加说,让我也有随习……”方悟起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好,我们在政党搞终身学习,有3大宗旨,第1关乎整体的人力资源培训,第2带动政党所代表的华社也加入终身学习,第3重点在于推动执行,以达致上述目标……”郭义民倒背如流,执行主任,果然有备而来。

终身:教育蓝图终身学习

“你们在何时启动?”

“终身学习号列车在2004年10月8日开动,到今天已经跑了3年多,说到其所发挥的影响,举个最鲜明的例,第9大马计划就拨出Chapter II推介终身学习,全民贯彻,提升第一世界思维,落实有素质人力资源的发展。此外,2006年、2007年、2008年财政预算案都拨款充作终身学习活动资金。而2007年8月高教部拟订发表的高等教育蓝图,其中主要发展纲领就以终身学习途径之一。”

郭义民好像在介绍店里卖的精品,出处、年分、风光史无一不说,无说不详。

“至于有组织发动,当时的教育部长Tan Sri Musa就成立了‘社区学院’,让群众也参与学习,可惜表达功能不尽如人意,不了了之,后来的高教部长沙菲益提出另一蓝图,供参考,再然后高教部改由慕斯达化作主,他又修改了有关蓝图,把计划进一步策划,目前还在研究阶段……”

“这样一来,是不是马华反而抢先推行终身学习?”

“是!这样说也不是没道理,马华总会长曾经说过一句话让人不能忘怀:终身学习不能等!”

“有人认为既然是终身的,再等几年又何妨?”方悟假设。

郭义民微笑点头,表示认同。

“我最佩服李光耀!义民强调:“活到老学到老,老人家贯彻最彻底,他说,他一停下来就会去的了。他一位叔父55岁退休后无所事事,两年后便不幸往生,李光耀懂得很多,还不停学习……”

我告诉义民,马六甲有两位老人家终身学习,从没休息过,越活越精神,一是华教前辈沈老,一是发明家土产大王陈金福。

义民听得出神,若有所思。

阅读:终身学习终身阅读

“义民,马华又如何带动华社从事终身学习大业?”

“马华本身超过2/3的区会都积极展开种种规划下的活动,共129个区会定期定点举办,2008年9个区会因主为得力,出色,而被选为模范区会。2007年一共成立了15个终身学习中心,拉曼大学附设延续教育中心,吸引了10万1613人次参与讲座及短期课程,这些都是终身学习计划的具体成果。”

“阅读当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啦?”方悟想当然耳。

“是!”义民谈到阅读,眉目间闪现喜色:“那更令人鼓舞,终身学习鼓励华社加强阅读,第1改变心态;第2提升阅读风气;第3吸收成人参与短期课程,都获致有形或无形的成就,值得一提。

“此外,我们也通过和各协办单位举办书展,在吉隆坡的4场大型书展,吸引了142人次入场,各州属举行13场流动书展,也吸引了21万人次响应,另外更广泛的互联是设立读书会‘悦读’部落格,与各地书友交流,一年来已经培养出2200位导读人。”

“这是一个好现象,对读书风气,肯定有正面影响。大马人不好书,又怕输,所以一贯书店卖的都是命理、风水、保健,博彩指南等书,买客进书店是为了买文具而已……”

“明显的见到了改变”,郭义民难掩兴奋:“现在大规模书店,都汗牛充栋,足见读健康书本风气正在提升中,我们的努力没白费!”

终身学习,终身阅读,阅读该是“主菜”吧?

“义民,终身学习,谈得多啦,换个焦点吧,你今年几岁?”

“我40岁?”

“不惑之年”。

“哈哈1994年加入马华,作为普通党员……”

“后来如何搭上终身学习列车,还成为驾驶员?”

“那时我积极搞华青组织,常主办脑力激荡班,2004年总会长黄家定点名要我负起终身学习计划的责任,我便从幕后走到幕前,从义务兼职为专职主任。”

“总会长如何说服你?”

“总会长演说时举两个例都很生动传神,一是华人小贩传统炮制的鸡饭很好吃,但不会包装美化卖相,是学习现代化的好机会;二是辍学生,许多念到Form 3考试落第便出来闯世界,制造社会问题,这些都是继续学习的好人选。我听了十分信服,也立定志向,要为终身学习出一分力。”

“义民,你讲得非常详尽,可是也免不了让计划惹来一揶揄、嘲讽……”

“这是免不了的”,郭义民面不改容:“从开始推动直至今天,仍然成为挖苦对象,你若问我,我们有何反应,那就是:你揶揄、嘲讽,我们就更加做给你看;第二,谢谢各位不吝批评,使我们做得更起劲,更投入;第三,批评若属建设性的,我们一定采纳,不怀好意的,一概少理,如此而已。”

(本文摘录自《号外》(2008年1月28日)“方悟及你”部分访问)

More......

2008-01-30

马华九大政纲展-活动剪影





马华九大政纲展,开创国内政党举办政绩展览的先河。通过此展览,直接告诉国人马华过去4年来的努力与成绩。35个摊位以及政经文教等九个领域,记载马华踏实做事的成果。



负责推动与执行终身学习的幕后团队。

与华人思想兴革运动吉祥物-果果妹妹,欢庆九大政纲展圆满完成 。






More......

2008-01-17

Event: MCA 9-Point Party Platform (Jan 18th - 20th), PWTC, Hall 4







For full programme list, visit: http://www.mca.org.my/Chinese/MCANotices/Pages/080108lkh02.aspx

More......

2008-01-12

引导华裔成为主流族群的谋略

马华公会所积极倡导的终身学习运动,3年以来透过努力持续影响政府法令与决策的谋略,所起的一定作用,虽有另一些来自不同政治角度的异议,却似已显示它力促族群靠己、自信、求稳、务实,以及增强素质与能力。马华总会长黄家定一向认为华族须在政经文教各领域成为主流族群之一,而这终身学习就是达致这个理念的一个有效途径。

犹记黄家定在推动终身学习的初阶段,他就以两个案例来说明推动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他说,一个烹煮美味可口的鸡饭小贩,生意虽然还算不错,但摊位摆设简陋、招牌与菜单缺乏创意、不善利用电脑网络设施等,使到他的销售业绩没法更上一层。与其他同是贩卖鸡饭、咖啡、快餐的连锁店相比拟,这些小贩的盈利增值都会面对许多瓶颈。因此,在这竞争日趋激列的社会里,不思求变、突破与改善的那些小贩只能逐渐感到生意难做。

另一个例子是,约25%的华裔生在中学时就提早离校,投身社会打拼。由于缺乏技术与专长,有者以学徒方式在修车厂、打金店、美容与理发院等拜师。也有辍学者挺而走险,贩卖盗版光碟或在非法夜店谋生。在缺乏技术培训下,这群为数不小的辍学生就在社会发展洪流的边缘挣扎。

为提升整体族群的竞争能力,终身学习运动拟定了5项行动计划:一是与影响国家的终身学习政策、二是提升阅读风气、三是鼓励成人进修短期课程、四是培植正确的学习心态,五是设立与强化终身学习中心。

至今,各项计划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且还持续坚持做下去;单以拉曼大学与拉曼学院承办的延续教育中心(尚不包括其他的终身学习中心),就开办了1442个短期课程与讲座,参与人次达71705名。

此外,自立学院推行技职发展课程,协助青少年掌握修车、烹饪、理发、美容、修理水喉等技能。目前,约650名第一批毕业生完成技职课程,开启步入社会奋斗生涯的新篇章。

终身学习与技职发展课程的推动,取得一定成效都是马华为民族前途而努力工作的成绩单,若再加上在学前教育、华小的增建、搬迁与扩充、国中华文班、拉曼学院与大学、公共服务奖学金等领域的各种成就,马华确实在这几年内将资源与重点置放在引导华裔成为国家主流族群之一的工作上,特别是教育领域一直不遗余力。

这不难理解,因为马华的政治理念涵盖加强华族的竞争能力、提升人文素质以及减少华族所面对的社会问题,这些都是成为主流族群关键的课题。一个有作为的政党,除了参与及影响法令与政策的制定外,也必须重视国民与族群在各阶段的教育发展,以便能从多元管道来实现其政治奋斗目标。

我们已看到马华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勇往直前,不过,如果这个庞大且党龄已过半百的政党能持续自我更新,尤其是领导层与干部们能不断自我,提升与真诚的无私的付出,我们相信它将能在政府内与民间继续扮演引导的角色,继续的造福华族。

(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路》2008年1月12日,此为全版原文)

More......

2008-01-10

Event: MCA 9-Point Party Platform Exhibition 马华九大政纲展


MCA 9-Point Party Platform Exhibition 马华九大政纲展

Date: 18/1/2008- 20/1/2008 (Fri-Sun)
Time: 10am-10pm (Fri-Sat), 10am-8pm (Sun)
Venue: Putra World Trade Centre(Hall 3 & 4)

*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reasure hunt, tips on education loan and scholarship, business coaching, legal advice and public complaints, memory power, Mind Mapping, parenting skills, Reading Club and etc.

* Display presentation: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Education, Economic and business, Culture, New Villages, Caring Society and Rakyat Malaysia.


More......

2008-01-03

Reading mentors wanted (Star Metro-Central, 1/1/2008)


MCA Lifelong Learning Campaign (LLL) is looking for avid readers to be reading mentors for their reading club.

“We are looking for people who will act as a group leader or 'mentor' for other readers at the LLL Reading Club events. If you like to read and share your ideas or appreciation of a book with other readers, you are just the person we want,” said LLL acting director Quek Ngee Meng.


Launched last November, the LLL Reading Club aims to foster the love of reading and create a platform for like-minded readers to discuss and share ideas and knowledge. This is where the mentors come in, as they will be the facilitator or moderator, added Quek.

“With the mentor's guidance, the other readers will get a chance to delve deeper into specific areas as well as strengthen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through group discussions.”


Quek Ngee Meng: With the mentor's guidance, the other readers will get a chance to delve deeper into specific areas as well as strengthen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through group discussions.
The LLL Reading Club had identified five subject areas namely Life & Health, Parenting Skills & Education, Literature & Classics, Business & 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

Under each category, a panel had carefully selected titles that will not only pique readers' interest but also enhance their knowledge in the area.

Selected books include The Man and his Ideas by Datuk Seri Ong Ka Ting;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by Khaled Hosseni and For one more day by Mitch Albom.

Participants are expected to master the essence of the book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mentors who would each be assigned based on his or 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r experience.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becoming mentors but lack experience, a training workshop will be organised by the Lifelong Learning Secretariat to train them in the basic skills of leading a reading club.

In the workshop they will learn about the role of the LLL Reading Club mentors, and th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in leading the club.

At the end of the workshop, a mock reading club will be organised so that participants can apply the skills they learnt.

The Mentor Training Workshop, which is open to all interested in becoming an LLL Reading Club Mentor or just picking up mentoring skills, will be held this Saturday, at 2pm at KTAR Learning Centre, Wisma MCA, Jalan Ampang, here. The Hainan Association Book Club executive advisor Stanley Yong will conduct the workshop.

Starting from this month, the LLL Reading Club will be set up in different Lifelong Learning Centres, MCA divisions as well as the premises of Chinese NGOs and community organisation centres.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the LLL website: www.lll.net.my, call 03-2161 8044 or email reading@lll.net.my

Original post:
http://thestar.com.my/metro/story.asp?file=/2008/1/1/central/19890083&sec=central

More......

2007-12-30

Event: LLL Reading Club Mentor Training Workshop (English session)


LLL Reading Club Mentor Training Workshop (English Session)

Date : 5th Jan 2008 (Sat)
Time : 2pm-4pm
Venue:12th Floor, Wisma MCA, Jalan Ampang, Kuala Lumpur
Write up in the Star on this event http://thestar.com.my/metro/story.asp?file=/2008/1/1/central/19890083&sec=central

Contents:
1. What’s LLL Reading? Its objectives and approach
2. Role of LLL Reading Club Mentor
3. How to lead a book discussion

More......

2007-12-08

活动:《悦读部落》导读人培训

日期: 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时间: 7.30PM-10.30PM
地点: 马华大厦12楼培训中心
对象: 有兴趣担任《悦读部落》读书会导读人之人士


培训内容:
1.读书会导读人的本质与特色 (10分钟)
2.导读过程 (10分钟)
3.导读的5项原则 (10分钟)
4.导读的4层次讨论法 (15分钟)
5.如何导读一本书 (15分钟)
6.务实演练 (60分钟)
7.Q & A (30分钟)

* 主办单位鼓励所有参加者事前阅读一本书,以做现场示范

报名联络:03-21618044/ 电邮: reading@lll.net.my

More......

2007-12-05

《悦读部落》读书会


2008年1月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悦读部落》读书会

《悦读部落》精选好书及读书会进行模式。。

可以在这里下载或阅览 http://www.lll.net.my/download/reading/LLLBooklet.pdf

More......

2007-11-29

活动:《悦读部落》读书会之郑石岩讲座


讲题:《教导孩子成材:打造学习型家庭,做孩子的领航人》
日期:2007年12月2日(星期天)
时间:8pm
地点:新山室内体育馆

此讲座由安焕然主持。

另外一场如下:

讲题:终身学习的心理动力
日期:2007年12月3日(星期一)
时间:7:30pm
地点:八打灵星洲日报总社


郑石岩教授是台湾心理咨商专家,政治大学教育硕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从事心理咨商与辅导二十余年,曾获颁台湾教育部辅导工作优良奖。著作超过三十本,包括《觉•教导的智慧》、《教师的大爱》,《父母之爱》等,并获优良图书金鼎奖。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