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我对马来西亚的终身学习发展、宪制与司法及赋予马华新生命力的看法。
欢迎大家提供意见,彼此交流。

2008-04-04

马华能摸着石头过河吗?(一)

马华到了须要慎重反思其政治斗争思维与方式的时候了。传统的族群诉求,“巩固在朝力量”的斗争思维,在越来越多马来选票没集中在巫统的情况下,已显得脆弱,难以引起华裔选民的共鸣。

当初参加马华的理由
在反思马华应走的路向时,经过法律训练的我,不得不反问:自己为何会选择加入马华?在新的政治格局下,是否使到当初参与马华政治斗争的意愿变得毫无意义?

我在1994年参加马华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没有其他有效的政治抉择,行动党看似满足于做个万年反对党,而马华是在朝的华人政党,较能有效的解决华社课题;(二)当时马华的年轻领袖,如黄家定、陈广才与翁诗杰等都展现清新的形象,为马华注入生命与带来希望;(三)相信通过马华能保留与弘扬华裔马来西亚人 (Chinese Malaysian)的特征,为塑造多元的马来西亚民族注入华裔的特色。马来西亚民族是个政治概念,并无实质的文化元素可供追溯,因此,惟有加强发展华族文化,再与友族文化融汇,求同存异,才能营造各族群皆有归属与认同感的马来西亚国民概念。

但在第12届大选后出现的新格局下,加入马华的第一个理由已趋向消失。在较多马来选民思变及安华魅力重新展现之际,国阵在朝的论述已不再是理所当然。至少,执政槟州的行动党反而会要求选民巩固它在槟州的执政力量。

至于第二个理由:当年的马华青年领袖已步入第一线。既然身为马华的干部,我应该反问自己:我是年轻人加入马华的其中动力吗?抑或是令年轻人却步,不加入马华的障碍?

当初加入马华的第三个理由还有其相关性,仍值得作一番深思与分析。

选民搁置马华政绩的原因
马华在这届大选强调为华裔族群所作出的贡献。这些政绩都是华社一路来关注的华教问题、新村设施及经济拓展空间的发展,其努力与贡献皆有目共睹。因此,身为单一族群华人政党的马华以华社意愿作为大选诉求是很自然的竞选策略,在大选期间已通过媒体舆论广为宣传。

但是,许多华裔选民的投票取向,却显示其有更切身的课题,令到他们忽视了马华的政治成绩单,搁置了马华辛勤耕耘的政绩。许多选民对林甘司法丑闻的荒谬与黑暗、国阵极端议员的跋扈蛮横言论与举止、滥权贪污与不公平现象接二连三的被揭露、百物高涨与治安败坏等感到极度不满。巫裔及印裔选民也感同身受。他们对国阵领导人是否能有效治理国家逐渐失去信心。三大族群中都有许多人关心跨族群的议题,对国阵的不满几乎达到共识,他们在这届大选中联手创造这场出乎意料的政治大海啸。

这届大选成绩是否只是偶然的际遇?马华是否只须继续像以往那样专注华族权益,即可再重回华社寻求委托?还是马华的政治步伐须作出调整,找回选民关注的课题,再作出发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