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我对马来西亚的终身学习发展、宪制与司法及赋予马华新生命力的看法。
欢迎大家提供意见,彼此交流。

2005-10-22

警察总长是“失败的父亲”吗?

警察总长峇克里的30岁儿子因涉嫌贪污被捕,峇克里感到十分痛心。是的,天下无不关怀儿女的父母,儿子涉嫌犯罪,做父亲的肯定会很痛心,痛心儿子变坏,受到外在的诱惑以及内在的欲望所影响,导致走上歧途。我们看到峇克里为人之父亲真诚的一面。

身兼警察总长的峇克里让反贪污局依法律程序完成调查工作,并且还誓言,不会对警队的贪污妥协。我们也看到峇克里作为执法单位最高领导人那纯真的一面,坚持以无私与专业的精神来履行其公职。




违背逻辑的自我应验


但,我们却在次日看到一则针对此新闻所发表的不符逻辑、如有落井下石的偏激文告,尤其是首两段。

“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认为,如果致力肃贪的全国警察总长的儿子也涉及贪污活动,将显露出大马社会的贪污猖獗程度。”

这逻辑不太通。不管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要或凡夫俗子,只要是有血气的人,就有可能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影响,就有可能会做出迷信、贪污、做出违背良知或道德或法律等不当的事。警察总长的儿子也如同常人般,有着人性的弱点,也有可能会被欲望或功利环境所影响,在想走“捷径”的情况下涉嫌犯罪活动而被捕。

但,把一般人性的弱点,以警察总长儿子涉贪的个案为例子,采取跳跃的思考方式来总结成为整体社会的贪污现象,并借此推论断定为已到“猖獗程度”,这思维不仅不符合逻辑,也陷入自我应验的预测,即,先有主观的贪污猖獗程度,然后才用警察总长儿子涉贪事件作为他所预测的应验。

虽然我也感受到本地社会贪污现象的严重,但对林冠英这种论证方式,却不敢苟同。

落井下石的言论

我更不能苟同的还是他那文告的下一句:“峇克里无法管教儿子,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显示出贪污如何在我国的社会根深蒂固。”

峇克里的儿子的确不孝,因为他没有让父母只为他的疾病而忧愁。他使父亲为他涉贪罪案而伤心。但他儿子的不孝与不当行为是可以改过的,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只要他能勇于改过,今后能立志走上正途,他也可改变成为一名孝子与有道德之人。就像中国古代的周处除3害,杀了老虎与蛟龙,再使自己本身从坏改到好,这就是除害。

其实,这社会最令人沉重的还是那些自称从未犯错的人,自以为是真理与正义的化身,对人性的弱点不了解,也无法有所感受,只知道强加自以为是的道德观范门槛的标准来判断他人。

至于峇克里是否已成为一个失败的父亲,也还未能盖棺论定。做父亲的,一般上应教导孩子知识,技能以及待人处事的原则。而孩子们就须在他的人生路途中,择善固执,尽力避免受到外界的诱惑以及约束自己的欲望。岁届30的峇克里儿子也应当如此。他早已拿了“钥匙”,早已能自立不受父母的管辖。若他犯了错,外人不应将罪错归咎于父母,这种言论有如封建诛族的思维。他儿子就应该知道羞耻,将羞耻转化成改过的动力,力求使自己走上人生正途。

做父亲也应当庄严的开导儿子,协助儿子恢复自信与自尊,让他今后有开始自新的机会。除了法律程序须运作之外,社会人士更应以宽容之心,给予犯错者今后有更新的空间。

有过错不怕去改正

但,资深从政者的落井下石言论,仿佛在扼杀社会应给予犯错者的宽容空间。我们认同严打贪污罪案的努力,我们也不可忘记人性真诚与善良的一面,给予犯错者有改过自新,选择行善的空间。不可因某人孩子一时的错误,而论定为父者管教的失败,咬定犯错者已罪不可赦。我们不希望,也不苟同任何以偏激言行来塑造有违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伦理关系的社会。

从政者的言行均有推广的效果,因此他们必须慎言,不可因一时血气冲天的刺激,借着反贪污这社会病态,来打击人性向善、过则勿惮改的基本原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