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我对马来西亚的终身学习发展、宪制与司法及赋予马华新生命力的看法。
欢迎大家提供意见,彼此交流。

2008-08-03

区会直选的建议

这次马华区会的党选,我竞选武吉敏登区的中央代表,希望可以成为该区会17名中央代表的其中一位。参加武吉敏登区会已经几年,主要原因是马华总部及我的律师楼,都在这个区会内。

马华中央代表大会由2218名中央代表组成,他们拥有在中央选举的投票权以及参与中央职位的竞选资格。遴选中央代表的程序是先从马华4千多个支会中选出区会代表,这些代表在区会选举中选出中央代表。每个区会的中央代表人数是按照区会党员人数比例,因此以武吉敏登区为例,47个支会选出326名区会代表,这326名区会代表在区会选举中选出17名中央代表。这是马华民主选举的制度。

我是这次34名角逐中央代表的其中一名候选人,结果被挤出局。竞选失败,我坦然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在竞选过程中身历其境、亲身参与的经验,深深发现这个选举制度出现很大的弊病。甚至可以说,这不是一场真正公平与透明的选举。为了让马华民主更深化,我提出个人的观察以及认为需要改进的选举制度,希望马华的民主选举程序真正的可以达到透明化与公平竞争。

弊病(1):“山头”势力蔓延的支会
马华常号称有百万党员并有4千多个支会的强大地方组织网络分布在全国各地。可是,这些党员人数与支会组织,有不少是“失功能”的,助长了“山头”势力的根深和蔓延。

区会的层级,派系壁垒分明,各据一方,非支会的掌权人根本就无法得知谁是区会的代表,而这些区会代表的名单也不对党员公布。若以一个支会主席平均可以影响8个区会代表,其他人就几乎无法知道这8个党员的资料包括名字与连络方式。换句话说,若不属于竞选队伍菜单内的独立党员,根本是无法掌握代表名单,也很难进行竞选拉票工作。

幸运的如果拿到这些区会代表的名字与住址,也许可以登门拜票。可是短短4天的竞选期,要到这些分布雪隆各地的区会代表的家拜访,还真的是时间不够用。更离谱的是,有些代表的地址是对不上的,有的是同一个地址就住了多达5、6个不同姓氏的代表,这明显是借用地址。另外,也有的是地址不正确,或是通过地图或GPS系统也找不到的地点。

弊病(2):劣质的菜单文化
竞选期间面对了问题,导致候选人资料无法有效的传达。选举当天虽然可以自由派发宣传品,可是投票时,大部分区会代表还是按着“菜单”照单填选。甘德政就在我的部落格内留言提到他亲眼看到区会代表如何依照“菜单”画葫芦,而不管其他非菜单内的候选人是何许人。
说到菜单的威力,从当天和我一起竞选中央代表的一位朋友的例子就能显现出来。这位朋友在投票当天还告诉我说他认为自己不可能赢,因为现场大部分区会代表都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的名字。而我在选举的当天积极拜票,努力竞选及分发宣传单。可是当选举成绩出来后,这位仁兄竟然获得超过140张选票而中选为中央代表,我仅有99张票。两者不同之处是--他是菜单内的人马,区会代表照菜单投票。

为根除以上弊病,我建议推动区会选举直选以及废除支会的改革。

改革(1):区会选举直选
已经有党领袖提出直选总会长的建议了,但我认为直选的建议应从区会直选开始。
直选可以杜绝不健康的桩脚现象,因为若是区会直选其涉及人数众多,无法通过控制桩脚选出菜单,同时也可以提高候选人的素质。换句话说,直选就是大家真正公开竞选,而不是通过掌控桩脚的暗箱作业方式操纵的游戏。当然,要落实这项机制以前就必须先将党员名单在党内公开,甚至可以是重新计算与登记有效党员。

改革(2):消除内耗根源
熟悉马华组织的人都知道,要壮大个人派系势力就必须从控制大支会开始,因为一切源头就是支会产生的区会代表。这偏离了支会成立的目的,原本是要通过密集的地方基层组织帮助马华在地方发展与活动,却因为个人权力利益考量,而使得支会变成党组织的畸形产物。有不少支会往往是因为派系斗争以及为了掌控资源而出现。若支会仍然是个人派系操控区会代表的土壤,那支会是马华内耗的根源,支会也因此应该被废除。

党选过后我和一些马华基层党员交换意见,都认为马华必须改革现有的选举制度。这项改革必须由上而下的政治决心推动执行,而难以依赖山头势力根深蒂固的地方基层来推动。

简言之,马华的选举制度是生病了。衷心希望10月中央党选后的新领导班子或是任何即将被赋予重任的马华领导人与干部,正视这些问题,并真正推动改进的方案。否则,马华只有年复一年的内耗,因为党内的山头主义蔓延,而阻碍真正有为者融入主流,让外界对马华的负面影响加深,并与民意渐行渐远。只有革除现有的弊病,把被扭曲的制度导向正面健康的机制,马华才可更有乐观条件在国内政治生态的演化中继续发展。

3 comments:

PoliBug | 波力拔克 said...

小弟不能说是菜单文化的受害者,但也亲眼目睹所谓的山头主义如何残害有志(当然也就有威胁性)之士...

但针对义民您所提到的区会直选的改革建议,小弟却有一点不同的想法,抛砖引玉,大家参考一下:

1. 支会、区会、州分会晋而中央的组织结构本身并非问题之所在,反而是非常严谨的支撑架构,也是上下贯通的有效渠道,然而在流程及执行上的偏差,却像上了框架的野藤,将组织捆绑往罢了,所以只要将运作透明化及制度化,诸如区会代表名单限期公开,举办侯选人对话会/见面会/论坛/辩论会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有效的正常运作了。

2. 废除支会及否定支会的存在价值是非常武断的行径!小弟非常幸运是在支团成长的,在当前的国内社会,乡镇结构仍然是主要的社区模式,支会在大多数的非城市地区依旧是最贴近选民及老百姓的单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若只为了党选及权力分配的需要断然否定支会的作用,可谓因噎废食,谋杀了原本最敏锐的触觉器质,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想法,小弟不予苟同。

3. 关于直选,小弟觉得,现有的菜单政治,在很大的层面上可称为党意识或政治意识薄弱的衍生品(甚至是寄生虫),事实上,因为区会非比中央或州分会等大单位,领袖有足够的曝光率让党员评价参考,勿论支会的基础党员,即便是由支会推举上来的区会代表,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党选是怎么一回事,更别说是该选谁?为什么?怎么选? 因此,菜单文化应运而生;先不说基层领袖如何操弄菜单,事实上,代表们也乐观其成,反正自己也拿不出该投选哪一位的标准,倒不如相信自己的领导所给予的建议,那是相对更加安全及明智的选择;因此,以我的个人看见是,区会直选,加大投票群,无疑也降低了代表素质,这必将大势加剧菜单文化的滋长!

因此,小弟还是觉得,您所提出的透明化是整个问题的核心,而小弟也斗胆附加一个建议,就是制度化竞选机制,如:强制性出席候选人论坛,以确认其投票权,这将提供所有候选人一个实质的竞选平台,公平而有效,还可在整个论坛过程中,直接的培养代表们的党性及党意识;代表都不是愚蠢的,当他们能明确看到、听到候选人的政见及理念后,必然能自动跳出菜单文化这种愚昧的盲从政治模式。

小弟浅见,还望您多多指教。万谢!

颜丰守 GAN HONG SU said...

义民兄,

我的观察是,从支会选出来的区会代表群多数是被动的参与者。当权者对资讯的有效区隔加速了墨化的作用,当选的区代表对政治其实还是不甚了了的。一些支会更是家天下,父母儿女贤伉俪到媳妇女婿齐齐上位,到了区会改选,选贤与能变成空中楼阁。你的败战,也因此可以理解。

制度化选举与优质选举毕竟还是不同的领域。对于后者来说,除了资讯的缺如耸动羊群的盲从心理和动作,就思想上来说,马华公会从基层甚至到中央的各级组织,缺少的还是祝福的文化。祝福是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但是现实中,你所看到的是旦旦而伐,连血水都蒙蔽了双眼。

当一个党的组织越来越庞大,支会组织的轮廓会越来越模糊。支会成立的主旨是服务群众以便树立马华的党威,然而,全国的4000多个支会,有多少是以群众为导向?308大选败战,是基层出问题还是基层领导出问题,值得斟酌。

最近,我看到一位过气领袖也在大唱改革之声,誓言要党内自清幽灵党员,以便成为模范区会。他说,大选的时候,马华的国会议员选战人员只有250人,是败选的征兆,果不其然,终于败选了。这个区会,老实说,是拥有最多幽灵党员的区会,数十年如一日。

改革是一个潮流,凡满三岁的,都会懂。问题是,党内选举的制度,要直选,必须经过党员重新登记的洗礼。瘦身的弊端在于人头减少,代表性受损,然而迷恋数目本身正也是弊端,308只选出15位国会议员的成绩,只会引来“代表性的代表不足”,百万党员徒俱默剧效果。要改革、要转型、要选贤与能、要祝福文化,存菁去芜,是一条没有回头的直路。如果连这一点,我们都不为天下先,转型的姿势,就建立不起来。

转型的姿势,正是当下马华所需要的。暴瘦之后,党内直选也好、横选也好,贤人志士才会有机会站出来。

奕翰 said...

世界上没有一种制度是绝对公平的,也无法创造出一种绝对公平的制度。当你要浸淫在某种游戏时,必须先了解游戏规则,我们只能够在游戏规则所规定的范围内各显神通,成皇败寇成为千古定律!!

不要忘记,你的区会主席也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以一票微差胜出;所以民主还是存在的,民主在“人心”!!

奉劝一句:不要无事不登三宝殿,临急才来抱佛脚。

投你一票者赠言。